2016图书整理工作总结
我馆于2016年4月11日——2016年6月2日对8个借阅书库图书进行了一次较为集中的整理,共整理图书150836册。这次图书整理工作已圆满结束。现将这次图书整理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准备阶段。1、每年新书上架时,部分书架或部分书库都会出现上架难的现象,不得不临时仓促地进行图书下架。同时使用率过低的图书依然摆放在书架上,影响了读者的使用效率。释放藏书空间,增加图书活力成为了当前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馆长建议进行一次较为集中的图书整理工作,标志着图书整理工作正式启动。2、制定了《借阅书库图书下架实施办法》。在实地考察了部分书库,与一线工作人员反复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该办法。该办法明确了此次图书整理的原则、需要下架的图书及图书下架方法。3、馆长召集有关同事开会,商议该办法,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了图书整理工作的细节。4、提前准备了图书整理工作所需的物品,保证了图书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及时购买了打包机设备。实践证明,使用打包机加快了图书整理的进度,提高了打包质量。5、及时将《借阅书库图书下架办法》发放到每一个借阅书库,让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下架图书的质量。6、组建了一支精干的队伍。人员是做好图书整理工作的保障及前提。馆长从实际出发,即要保证图书整理工作的进行,也要兼顾读者服务的正常进行,经过多方考虑,抽调相关人员组建了一支精干的队伍。7、在图书馆网站上发布了图书整理工作的通知,提前告知读者,让读者合理安排借阅时间。8、馆长在全馆馆员会议上,介绍了这次图书整理的有关情况,做了动员讲话,标志着这次图书整理工作进入了实施阶段。
第二、实施阶段。1、考虑到天气逐渐转热因素,我们采取了从高层书库向低层书库逐库对图书整理。被整理的书库暂停对读者开放,其它书库正常对读者开放,尽量减少因图书整理造成对读者使用的影响。2、挑选下架图书是图书整理的关键一环。每一个书库工作人员都是在正常开放的情况下,都是以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挑选图书。遇到难以判断图书是否下架时,主动和其他同事或部主任协商。3、打包图书工作是图书整理的一项体力活,参加打包工作的人员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自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干着相对枯燥重复的工作。打包图书工作也是一个讲究配合的工作,分成了图书下架运输、计数、打包、写号、运送书包等工序,每一道工序的工作人员做好自已份内的工作,从没有因自已工序的活没有完成而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进行。相反,如果那一道工序人员空缺或活多,工作人员都能主动地去弥补或帮助。4、在这次图书整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是值得令人称道的,馆长在所有图书整理工作人员中,岁数算是比较大的,但从图书整理工作一开始到结束,亲力亲为,自始至终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干活,这种表率作用也感染和激励着其他工作人员。有的同事虽已快到退休,但能有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胸怀;有的同事岁数比较大,干起活来却不输年轻人;有的同事虽然有病,但工作起来却象没病人一样;有的同事虽是女同志,但工作劲头一点不逊男同志;有的同事本来没有参加图书整理工作,却也能主动来帮助……。5、有的书库图书下架后,面临着图书重新排架。南四书库尤其在这方面明显。整个书库几乎所有图书都要重新排架。其中艺术类图书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乱架现象,艺术类图书较之其它图书无论在开本还是页数方面差异都比较大,这些图书重新排架难度就比较大,更何况整个书库所有图书要重新排架。南四书库在所有8个书库中藏书是比较多的,面对着书多、书乱、图书自身情况复杂等问题,整个书库的排架硬是被几个工作人员完成了。这背后的东西不也反映着一个图书馆人的一种精神和力量吗?排架后的书库面貌已焕然已新了。
第一、有利于新书的及时上架。这次图书整理工作是我馆历次图书整理工作中最大的一次。究其原因,学院领导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视,加大了对文献经费的投入,新书购进逐渐常态化、制度化。面对着学院领导的关爱之手,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新书及时上架、以最短时间呈现在读者面前。2015年新书还未到馆,2016的新书计划已提上议事日程,2015及2016年度的计划购进新书14万册左右,其他的年份的新书如何应对?这次图书整理的其中目的之一就是一次性释放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三到五年的新书。
第二、进一步优化了藏书结构。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说过,书是为了用的。我馆重视图书的收藏,更重视图书的使用。此次图书整理一定意义上也是图书清理,把读者使用率低的图书从日常借阅书库下架,让使用率高的图书及有价值的图书依然在书架上迎接读者的光临与使用。
第三、有利于纸质藏书布局模式的形成与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馆舍面积永远跟不上藏书的增加,每一个高校馆都不同程度地会面临着纸质藏书布局模式的问题。这次图书整理使我馆形成了日常借阅书库和密集排架书库的藏书布局模式。为了处理好图书整理和读者利用之间的关系,始终将读者使用放到第一位,纸质藏书布局模式应向日常借阅书库、中间过渡书库和密集排架书库三级布局模式转变。
第四、更加重视伍建设。这次图书整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表现有目共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次参加图书整理的人员能打关键仗、能打重点仗,能打硬仗。尽管每一个人禀性各异、性别不同、能力有参差等自身情况,但工作起来都一致地表现出对图书馆的一种爱、一种担当。这次图书整理工作中人员的表现给我们一种启示,队伍建设在路上,应常抓不懈,
第一、挑选下架图书应进一步细化。图书整理不仅是释放空间,容纳新书,更重要的是,增加图书活力,提高读者使用效率。此次图书整理过程中,挑选下架图书质量如何?会不会严重影响读者的使用?是对一小部分读者还是一大部分读者产生影响?等都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因此,能不能以客观统计为主,以主观判断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为将来的图书整理工作服好务成了我们要重点考虑问题。
第二、包号标注应进一步具体化。在这次图书整理中,包号标注基本上是以大类为主。对于藏书少的类,这样标注包号没有问题,但一个书库自身就一个大类,比如,北四书库、北二书库、东三书库,仍然以大类作包号的类区分,就值得商榷。包号的标注要为以后拆包重新上架提供便利为前提。所以包号怎样标注有利于工作问题应值得我们思考。
第三、图书整理要经常化、制度化。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还说过一句话,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面对着不断变化的读者,藏书应处于一个动态的流动过程,把图书整理惯穿到日常工作中,当作藏书建设的一部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我们下架的图书更加准确,减少对读者的影响。
这次图书整理工作很好地践行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协同发展的观念。这次图书整理工作始终以读者第一的思想开展的,只要我们把读者放到工作的第一位,齐心合力,一定会开创图书馆新的局面,愿以这次图书整理为契机,让我馆在内涵建设之路上越走越宽广。
流通部借阅书库
藏书下架情况汇总(2016.4.11------2016.6.2)
书 库
| 包类号
| 包数
| 册数
| 每库总包数/总册数
|
北二书库
| K
| 122
| 7904
| 122/7904
|
北三书库
| G
| 109
| 8636
| 209/15651
|
H
| 100
| 7015
|
北四书库
| i
| 74
| 3459
| 255/13719
|
北四
| 171
| 10260
|
东三书库
| I
| 215
| 13867
| 215/13867
|
南二书库
| F
| 411
| 21468
| 582/32525
|
S
| 38
| 3228
|
P
| 34
| 1812
|
N
| 17
| 1175
|
R
| 82
| 4842
|
南三书库
| T
| 329
| 15124
| 569/26009
|
Q
| 15
| 845
|
U
| 5
| 233
|
X
| 9
| 524
|
V
| 2
| 79
|
O
| 209
| 9204
|
南四书库
| B
| 321
| 18121
| 475/28509
|
J
| 154
| 10388
|
南五书库
| A
| 30
| 1861
| 205/12652
|
C
| 56
| 3341
|
D
| 99
| 6260
|
E
| 20
| 1190
|
总包数
| 2622
|
总册数
| 150836
|
附二:
2016图书整理工作参加人员名单
李印华 张运平 潘 莉 焦彦军 杨秀坤 王洪超 郭建凯 冯世文
陈 瑞 李瑜晓 闫献斋 温云英 王小静 李海英 石 燕 李合莲
张瑞红 景志军 安洪杰 宋双成 李亚锋 杨春芳 朱晓瑞